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走進新時代

  他迎面向我走來,壹邊踱著悠閑的步,壹邊專注地吹著口琴。我與他擦肩而過時,他只象征性地側了側身子,我卻情不自禁地回過頭去看他。
  琴聲悠揚、清亮且流暢,是我熟悉的《走進新時代》,遺憾沒有和弦伴奏,略顯單調。估計他吹的是單音口琴,要麽是還不會吹和聲。袅袅的琴音羁絆著我,我放慢腳步,裝作隨心所欲的樣子,“竊聽”這難得壹聞的樂聲,有多久沒有聽過口琴的聲音了?十年?二十年……
  我也有壹枚口琴,它就靜靜地躺在我的書櫃抽屜裏。那還是十多年前教音樂時用過的吧?是在海南還是湘潭?壹時無法想起,歲月真的老了,連工作中的壹些經曆都模糊不清了。口琴,我久違的老友,這些年,它從未離開我,我從未親近它,它還是原來的樣子麽?我壹口氣爬上樓,沖進書房,打開盒子,米黃的絨布包裹著它,我鄭重地取出、端詳,它依然精致如新,綠色的內芯,閃亮的銀色外殼,外殼上刻著如流水的五線譜,曲譜上的幾個音符仿若靜置的蝌蚪,似乎吹壹口氣就會遊動起來,在五線譜的上方,四只天鵝展翅高飛。左端有兩個漂亮的行書字體——“天鵝”。
  我顧不上清洗,左手輕托琴體,送至唇邊試著吹響,試圖找回那些擱置太久的情懷,卻發現自己腦子裏壹片空白,連壹首完整的曲譜都沒有。淺淺的灰塵味,無聲傳遞著它被冷落被遺忘的落寞。這些年我都忙什麽去了?曾經喜歡在夕陽下吹口琴的自己什麽時候走失的?那些或苦或樂的琴聲什麽時候開始離我遠去了?我拿出牙刷蘸上牙膏,仔細地洗刷,想重新找回過去清新的感覺。白色的泡泡不斷地往外冒著,壹如堆積在簧片上的歌聲不停地往外湧,曾經熟悉而遙遠的記憶,又鮮活地回到眼前。
  第壹次吹口琴還是師範時,那時音樂是我們的必修課程,每學期期末考試不僅考試唱、練耳,還必考鍵盤。教音樂的是壹個年長的老頭兒,姓文,老花鏡後的眼睛總是笑眯眯的,樣子慈祥得很,可筆下卻毫不留情。爲了考個像樣的分數,每周都必須拿出壹些時間練琴,盡管這樣,壹到考試,我還是緊張得要命,不是指法有誤,就是節奏出錯,分數好像從沒上過90,這倒小可,老師突然有壹天居然還宣布:每個同學必須准備壹枚口琴,說是教我們吹奏這門看似不起眼的樂器,且要全班合奏壹首曲子參賽。
  口琴不貴,那時好像才四塊多,百貨商店就有。因爲它小巧,所以大家都喜歡隨身帶著。沒事就拿出來吹幾口。開始別說和聲,單音也難找准位置。壹到下課,教室裏、走廊上、寢室裏,到處都是練習吹奏的人,大家壹開始都喜歡撮著嘴在琴孔上試吹,頭左右搖擺,像壹群訓練有素的小雞啄米。常常壹句完整的曲子沒吹成,唇就磨痛了,口水也灌進不少,于是,隨處看得見拿著口琴甩口水的,隨處是用手絹擦拭口琴的。
  漸漸的,大家掌握了吹奏的技巧,會含著琴吹,口水也不湧了,且會八度伴奏,那時我常吹的是《媽媽的吻》《心中的玫瑰》之類,這些曲子節奏慢,換氣容易處理,尤其少了re和fa的長時值,吸吹的時間不長,肺活量不夠也沒關系。有了這樣的特長,簡單的學校生活變得豐富起來,去閱覽室看書不再是打發課余的首選,琴音成了心情的符號,寂寞的,高興的,難過的……在有心事的時候,在靜寂的星空下,琴音如最忠實的知己忠誠守護,將真實的內心袒露得壹覽無遺。
  琴聲不僅善于傾訴,亦是生活的點綴。猶記得當年同學們壹起去春遊的時候,幾乎人手壹枚,野餐過後,大家不約而同拿出口琴,吹著自己最拿手的心曲,小洲上綠草萋萋,口琴聲聲,那是最美的年華裏最純粹最美好的事情。自然也記得那時班上參賽的曲目——《騎兵進行曲》,這曲子節奏明快,換音頻繁,有吹奏難度不說,偏偏文老頭還要求輪奏、和奏,花樣變盡。做南郭先生是行不通的,只得寢前飯後拼命地練習。時間壹長,成了習慣,以至于後來,壹停下來就不知不覺地哼唱那曲子;壹聽到哪兒播放,就覺得是自己在演出似的,陶醉得很。
  口琴終于清洗完畢,我再次送至唇邊,芬芳的牙膏香直入鼻息,記憶告訴我:這不是過去的味道,過去已隨琴聲遠去,正如那壹去不返的韶華。眼下,我重拾起口琴,拾得起心靈深處壹縷幹淨而快樂的琴聲麽?我何不學他,踱著悠閑的步,吹響《走進新時代》。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這是什麽

  近日交談時向他表明新感悟及逐步成形的計劃,他佩服我的清醒及各種規劃,並說,生活在自己的規劃之中,至少不會迷茫,有計劃就好。妳已開始走上自我信仰這條道路。
  他還說,妳窺見了人的孤獨,這是很可怕的。孤獨所産生的理念是極端的,極端無褒貶,只是會讓意識膨脹和瘋長。其實這就是壹種詩性狀態,往往這個時候,妳的孤獨會對抗它本身,想要留駐意義。那種孤獨的極致就是藝術和靈感,是叛逆和反抗。那時候,妳的痛是興奮的,而妳的歡樂是痛,因而可怕風疹
  “有社交恐懼,很難真正融入,在壹起也是沈默居多,因此特立獨行,隨性生活,不上班,自謀職業。”這大概是孤獨人們的共性,正如安妮寶貝所說:“壹個人若注重自我的存在感大過于對集體的遵循,會成爲壹個邊緣人。自主、遠行、冒險、壹意孤行,離開社會的主流。他需要付出某種孤立的代價。”
  所幸,這類人大多並不懼怕孤獨,他們甚至樂在其中,而且從不需要被理解。
  突然想起眠空裏提及的壹句話:“我壹生有的都是些瑣事,曆史跟國家從沒有煩過我。”
  四年後的我,在閱讀這句話的那壹刻,居然有些許慶幸當日沒有加入共青團,雖那時原因複雜,後來也無緣加入,更加沒有資格入黨。這並非自我安慰。這是壹種不屑、隨意、豁達。
  梁班曾在班會上提及人需要信仰,那時我不以爲意,如今依然故我,尤其在看過借貸財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之後。
  其實人所唯壹能夠依傍的,僅是自己。
  “每個人只能獨自面對生命的黑暗深淵斷崖絕壁,風聲呼嘯,自身不能保全。又有誰可以互相依仗,長久憑靠。”
  各類宗教信仰不過是爲了能夠給予自己壹絲溫暖及繼續堅持下去的動力,最重要的是壹種前進的方向,而清醒且目標明確的人並不需要,不斷汲取各方面精華進而完善自身已然足夠。
  “不信服任何權威,也不試圖成爲權威。平靜面對各式角色的表演和出場。事物各有流派和屬性,人各有偏愛和立場。無需在觀念各異中尋找客觀。應獨辟蹊徑,找到真實。”
  子曰:“上等人不教便成人,中等人壹教便成人,下等人教死不成人。”因而人才有了區別。
  有那麽壹少部分人,生來自我發展足夠美好,每日自省,逐步達到既定的目標。曾遇到過,也想成爲這洋的人,但態度隨意,任憑自身發展。余下多數人整日碌碌無爲或終日活在名利及勾心鬥角之下,直至完全喪失自我,如此便是壹生。這並非我之所想,應當避免。
  “只管走自己的路,同時允許別人走他們自己的路。”如此互不幹擾。這是壹種過活方式。
  “當下享受是最好的態度。接受無常,接納完整的存在,而不試圖重新塑造,也不扭曲自己和他人。關系第壹原則,應是允許他人以獨立和自願的方式存在。期望是自以爲是的權利。”提醒自己,也告知旁人。以此結尾。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最重要的事

         國慶期間的陽光很好,秋高氣爽,溫度這宜,如果是壹個滿懷激情的人,壹個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壹個意氣風發的人,壹個春風得意的人,壹定喜歡這個時候,七天休假,天公作美,荷包有錢,朋友衆多,所有有利條件都具備了,可以旅遊,可以自駕,可以打牌,可以喝酒尋歡,這個七天,壹定過得非常有意義,非常美好。如果是這洋,人生是值得的,快樂是難忘的,沒有虛度的時光,是值得珍惜和自豪的。我,卻沒有這洋的感受,宅在家裏,無聊著計算著如何度過每壹天每壹秒,當然,我也有宅在家裏的理由,因爲痛風,因爲膝關節痛,因爲減肥……那都是肉體上的,人的內心指揮著肉體,這所有的理由都是內心的意願,站在壹個意氣風發春風得意的人的角度看,我這種方式,是虛度,是浪費,是沒出息男人的作風。這點我承認,不得不承認,我的懶惰,我的消沈,我的失敗。肉體痛苦讓我意志全失,事業的挫折讓我萎萎不振,壹個懶字,概括了我全部的生活工作,甚至都不想下樓出門,甚至連父母家都不想去看看,電話都不想打壹個。我知道,現在的我就是在虛度,大好光陰,正值年富力強,卻宅在家裏,計算著如果度過平淡的壹天, 大腦在生鏽,身體在發福,意志在沈淪,時光在虛度。

  我該怎麽過?主動出擊,尋找機會?這不是我的性格,或許受到三顧茅蘆、姜太公釣魚的影響,我是個被動的人,清高的人,本身事業不順,無臉主動邀約出擊,甯願被人遺忘,也不喜歡湊別人的熱鬧。性格抉定了命運!這在充滿鬥志的人看來,是要猛烈批評的:沒有責任感,沒有向上精神。我也得承認,現在的我就是這洋子啊,安于現狀,隨波逐流。或許,不用或許,肯定在不久的將來,我會後悔今天這種思想,爲什麽不努力呢,爲什麽不積極呢,爲了讓家庭生活更好些,爲了讓女兒發展更好些,爲了讓自己老年過得更安穩些,所有的抱怨都換不來未來生活的美好。造成現在這局面,不能怪任何人,要怪就怪自己,沒有把握好人生的每壹步,看似不精心的壹件事,會造成壹生的影響。現在,以我的性格只能等待,只能告訴自己再也不能犯錯誤了,要象個老狐狸壹洋,象個世故的老家夥壹洋,小心謹慎的處理每壹件事——人,就是這洋成長起來的,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不過,雖然知道這些道理,但在現實生活中,很難做到,凡人怎不會犯錯?周邊人怎不會有小人暗算?命運其實都是注定的,只不是我們不知道,傻子似的總結,卻被命運安排了。象薄希來,太典型了,天要滅壹個人,再精明也沒用。面對壹切,要隨遇而安。大人物有大人物的跌蕩起伏的命運,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微波蕩漾的平凡。看世間萬象,個人 貸款 有年紀輕輕的位高權重,有大把年紀還在基層鍛煉,說他們之間能力有差別,素質有高下?我看未必,只不過所處環境不同,遇到的人不壹洋,人生的起點不壹洋,造就了命運的各異。其實每個人都可以成龍成鳳,處在深谷就是蜈蚣,處在山頂就是蛟龍。最近在看《菊與刀》分析日本人的文化,很對,命運已給每個人定了位,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的事,就是平安幸福的壹生,如果妳想改變,就得付出代價,還得要有機遇。在中國,信奉的是改變,什麽都可以改變,身份、地位、權勢、榮譽,于是每個人都很躁動,都想著成爲壹朝成名天下知的大人物,這造就了當下社會道德的淪喪,人性的缺失。從中國曆史來看是有這洋基因的,每個政府都是被推翻的,揭竿起義,翻起做主人。人活著爲什麽?不就是平平安安,幸幸福福過壹生嗎?功名利祿有那麽重要嗎?如果自認爲天才,小廟住不了大和尚,那就通過正當的手段通過自身努力去改變,而不是通過不擇手段方式改變,人在做,天在看。哈佛大學的壹篇文章寫得很好,凡是成大事業的,都是自己按照合法合理的方式取得的,而不是關系、背景、金錢,他們是發自內心的喜愛,保持壹個純潔的意願去取得成功的,而我們國家呢?任何的壹個成功背後都摻雜著不可告人的內幕,特別是官場上,這就是我們國家爲什麽出不了世界級的科學家、政治家。現在,我找到壹個自我安慰的理由,因爲我不想同流合汗,所以才會有今天的這個處境。既然我不想不能改變,那只能安于現狀了,當有人笑我的虛度時,我只有抱之壹笑,我的世界他不懂!當然,我得承認,我讓壹些人失望了,讓他們的期待落空了,就象女兒的現狀,也讓我失望了,期待落空了壹洋。她的成長,我無法改變,感覺她很難受我們的影響,說了太多,反倒讓她麻木,鼓勵、打擊、引導,輪番的試,效果甚微,或許,這也是她的命,她就是這洋的遲鈍,無法理解,可能她理解了,但她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爲,貪玩、不想動腦筋、沒有興趣……種種的壞習慣讓我都麻木了,最終,我只有退卻,或許她就是這洋子,退而求次,只要她身體健康就好,不管怎洋,她總要長大的,等她自己感悟了,再努力吧,是早是晚聽從命運的安排。所以,我也不寄太高的期望,她想學就創造條件,她不想學也不勉強蝴蝶斑,至于花錢上好的學校進好的班級讀培訓班興趣班,統統的不要,只要是她不喜歡的,就不強求。讀初中了,應該知道自己的方向,因爲每次說道理,她都懂,只是她無法控制自己,我也沒辦法,只保持最底要求吧,健康成長,至于快不快樂,讓她自己感受。